第 10 章(1 / 3)

时安在宅子里醉的不亦乐乎。

而此刻的青州刺史府内,气氛却有些沉重。

殷越离一到刺史府,直接便去了刺史晏少梁的书房。

***

晏少梁,字子英,年二十有八。少年时师从太子太傅顾显武。忠武十年,探花及第。后一直于工部任职,其弟晏少游为太子学伴。

而他此次临危受命出任青州刺史之位,无数人猜测背后应与东宫有关。

一个半月前,原青州刺史张通玄突然暴毙于青州西面大海的一艘海船中,船上货舱内发现几十个空箱子。种种迹象显示,那原本是十箱黄金和二十箱白银。可箱子里却空无一物,且残留血迹斑斑。

与此同时,青州刺史府库内,数吨玄铁不翼而飞。这玄铁乃是天下至宝,便是要得一两也是绝难,寻常刀枪剑戟之中,只要加入半两数钱,凡铁立成利器。而今消失数吨可还了得?

此消息一传至京城,朝野震动,一时间风声鹤唳。

需知张通玄出任青州刺史之职已有十余年,素来体恤百姓,德高望重,又深得朝廷信任,口碑甚好。

且他本人乃青州本地百年世家望族,莫说十箱黄金二十箱白银,就是上百箱黄金于青州张氏也不过是九牛一毛。

昱朝开国百年来,青州孤悬于北部,地势一面环山,三面环水,关内是沃野平川。在历任刺史的经营下民生富足,盛产粮食。

昱朝国力历来强盛,周边小国也相安无事。然则近年来,北羌苍戎局势不稳,时不时有流民劫匪流窜至青州生事,不胜其扰。

今刺史暴毙,内情重重,又牵扯兵资,此事非同小可。圣上无比震怒,责令刑部及大理寺通力合作,务必在一个月内查明事实真相。

表面上看起来,张通玄似是暗中贩卖玄铁事发毙命。然各方一通明察暗访下来,整件事却扑朔迷离,处处透着诡异,大理寺和刑部皆迟迟无法定论。

青州城内因此事民怨颇多,时时有贼匪趁机出没。消息走漏后,邻近几国也伺机而动。

眼看青州情势危急,民心思危。圣上于日前下诏,传令由工部郎中员外郎晏少梁即刻出发,赴任青州刺史,稳定各方局势。

这一诏令,朝野上下俱是大吃一惊。

晏家祖上乃昱朝清流,可惜府上人丁单薄,传至这一代,朝中已无庇护。六年前晏少梁虽一鸣惊人,任职于工部,但此后一直行事低调,从不出头。

晏家虽名为清流世家,实则毫不出彩,早已黯淡无光。陛下何以在此时,突然指定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卒出任这一职位?

皇上的圣旨发出不到半日,朝中密传头一天夜里,太子殿下曾秘密进宫面圣,在太极宫一呆便是一个时辰。

如此,众人议论纷纷。莫不是晏家终于按捺不住,倒向东宫?

一件刺史暴毙案,牵扯出无数暗流涌动。且先不提。

晏少梁接到诏书后,即刻走马上任。

他刚到青州三天,府衙内一切事物尚未熟悉,却于昨日接到一封密报,上面言明近日内有一伙苍戎人乔装打扮成流民,计划夜袭青州府库。

这封密报令晏少梁震惊莫名。

他刚到青州,名为刺史,手下却无人可用。若此时府库被劫,必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至京城,就算圣上念他初来乍到不予追究,后续也将困难重重,极有可能长困青州,此生郁郁。

比起个人的危局,更令他惊疑的,是密报上的署名:悦。

此乃六皇子殷越离年幼时,在太子府念书时所用之别称。当世只有少数几人知晓。

经此次青州任命,世人只谓晏少梁与太子殷越商关系匪浅。却不知六皇子殷越离年少时与晏少梁曾有过一段渊源。

而此事在当时的晏少梁看来微不足道,故从未提及,甚至连太子殷越商也不得而知。

殷越离素来特立独行,从不与朝中要员结交,甚至与各皇子关系异常疏远。十五岁时立志戍边,禀明当今天子后,带着两名与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侍卫只身开赴幽州。

短短四年内,他从一名普通的军中小兵升至幽州车骑大将军,统领幽州突骑。却从此后再不受任何军功封赏,似乎只执着于驻守边疆要塞之地,仅醉心于纵马扬鞭与刀光剑影。

传闻他在上京的府邸甚至荒芜到府中所有奴仆全部解散,连唯一的一名老管家也已告老归乡。

甚至在宫中每次重大活动中,一众皇子公主皆华衣重彩出席,唯独从不见六殿下的身影。

久而久之,朝中再无一人视殷越离为皇子,就算偶尔提及,也不过只当他是一名昱朝的边防守将。

而他晏少梁也只是当初随口替幼年的殷越离挡下了太傅的责罚,那也是两人迄今为止唯一的交集。

却不曾想,这样的六皇子,原本应在幽州月下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突骑将军,竟然会突然出现在青州,警讯于他。

最新小说: 年代文作精竟是我自己 落疤 沙漠神女模拟器 京城模范夫妻互穿后 我,人品低劣的万人迷 全能大粉,日赚百万 穿到真千金被拐卖时[七零] 我的特级咒灵丈夫 太子太子妃都失忆了 成为海岛文小炮灰[七零]